以下資料摘自苗農改所: 認識自然界的天敵昆蟲─螳螂,
認識自然界的天敵昆蟲─螳螂~吳春美、章加寶
螳螂是一種肉食性之益蟲,其若蟲及成蟲均能捕食害蟲,在自然界中可以捕食多種果樹、林木、蔬菜等之害蟲;具有捕食量大、捕食害蟲時間長、食蟲範圍廣等優點,諸如鱗翅目、直翅目、雙翅目等昆蟲,均為其捕食範圍。螳螂為不完全變態昆蟲,屬於螳螂目(Mantodea)、螳螂科(Mantidae),全世界目前已知的螳螂一科共400屬,約1800種左右,分為17~32亞科,其分佈甚廣,多數種類分佈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頭呈三角形,頭部的活動非常靈活,觸角絲狀,咀爵式口器,前胸甚長,為大型捕食性天敵昆蟲之一,喜歡生活在草叢間或樹枝上。
螳螂和蜚蠊(俗稱蟑螂)係有近緣關係的親戚,牠們血緣十分相近。為了捕捉草叢間或樹枝上之害蟲,以及躲避天敵(如鳥類、蜥蜴等)之攻擊,牠們的形態和色澤常隨周遭環境而改變,能變化出各式各樣的保護色,或模擬周遭表現出不同的體態,或展露出與生俱來特殊的色彩及斑點,有時更將那強而有力且多刺的前足高舉,緊靠在胸前,兩對後翅拱起,顯出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來嚇退敵人,當侵犯者靠近時,更採取猛烈的攻擊,一但無法擊退侵犯者,又能迅速逃離以保性命。
飼養螳螂可從野外採集牠的卵囊,置於飼養籠內,籠子必須通風,內置一棉球及樹枝,並在籠子的上蓋懸吊一些紗網,供螳螂棲息,以降低相互殘殺,提高存活率,並給濕以維持籠內濕度;卵囊呈海綿狀組織,卵囊內卵粒一般約有數百粒,隨螳螂種類不同而異,若蟲由卵囊脊出口孵出,藉身體蠕動慢慢地延著,由第十腹板上一對乳頭狀突起所分泌之絲狀物,倒掛懸垂而下,將外被之胎衣脫去後,便四處自由爬行,動作敏捷,尋找獵物。螳螂為肉食性之昆蟲,剛孵出之若蟲,可提供與牠們身體大小相同的食餌,如蚜蟲、果蠅等,若不立即提供食餌,便會互相殘殺,是一群非常兇殘之族群;牠們對動的東西非常敏感,而且善於偽裝,並只吃活體;當發現獵物時,便慢慢地移動身體,並隨獵物轉動頭部,此時不管是爬行或飛翔的獵物,只要在其前足的捕捉範圍內,牠便伸長脖子,在一瞬間將多刺的前足猛然彈出並收回,此時獵物便成為牠的囊中物,不管如何掙扎也無法逃脫牠的掌心,而成為牠的美食。獵物被攫住後,牠便開始大快朵頤,其吃相不僅凶惡而且殘忍,不禁讓人體會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自然法則。在享用期間,若遭受到外界干擾,牠便將頭部轉過來,一對巨大的複眼會一直盯著侵犯者,觀看一陣子後,若無動靜,再低下頭繼續享受牠的美食,但若受到大干擾時,便帶著獵物迅速逃離。飽餐後,牠便將前足、後足、觸角、臉部,逐一在口器上來來回回刷動,或舔來舔去,以保清潔,如受外來傷害時,亦有同樣的舉動,此時縱有更多更好吃的獵物在牠的面前爬行、飛過,甚至於停留在牠的前足上、身上等處,牠也不會獵捕,有時還會將獵物趕走。
螳螂經過6至8次脫皮,漸次長大,在脫皮之前食慾下降,且大多在白天脫皮,尤其集中在早晨,若蟲在四齡之前不易分辨雌雄,因此雌雄應分開來飼養,以提高存活率,約七至九齡即羽化為成蟲,羽化時間也大多在白天。雄螳螂須經10天以上才會與雌螳螂交配,若將雄、雌螳螂共處一室,任其交配,失敗率甚高,往往未完成交配行為,雄螳螂的頭部就被雌螳螂啃食(因雄螳螂較小之故),僅有少數能順利交配,交配時間約2至5小時,隨種類不同而異;螳螂在交配過程中,雄螳螂往往容易成為雌螳螂的美食,頭部雖被啃食,但因頭部的中樞神經,有抑制射精作用,若被吃掉後,反而更能刺激射精,因此不影響牠們的交配行為,且雄螳螂之頭部可補充雌螳螂的營養,孕育下一代。為降低雄螳螂的折損率,可利用人工配對方式,令其順利完成交配。螳螂一生可交配數次,交配後,約經五至二十天即行產卵,在產卵之前,雌螳螂會選擇適當位置,擺動其腹部分泌出一種泡沫狀之黏性膠液,再將卵粒排列於該黏液上,再分泌一層黏液再產一層卵,以一層黏液一層卵粒方式產卵成塊,並以尾毛探測其卵囊之大小,直至將卵產完為止。產卵時間約2至5小時,隨種類不同而異,一生可產卵囊約2至7個,產出之卵囊遇空氣逐漸硬化,保護卵粒,以減低天敵之危害。
任何一種天敵昆蟲亦大多有其天敵,螳螂也不例外,在若蟲及成蟲時期,牠的天敵包括蜘蛛、鳥類、蜥蜴等;在卵期,目前已知之天敵除螞蟻外,尚有中華螳小蜂(Podagrion chinensis Ashmead)及螵蛸皮蠹(Thaumaglossa ovivorus atsumura et Yokoyama),當受上述天敵危害時,卵囊內的卵粒幾乎無法孵出,此是造成螳螂族群密度下降之重要因素。
臺灣位居亞熱帶,屬於高溫多濕的海洋性氣候,加上耕作面積狹小,又人們採集約耕作方式,栽培農作物之種類甚雜且多,因此蟲害相很複雜,在防治上也更加困難。人們為求速效,常大量使用農藥,造成天敵死亡,同時亦導致害蟲抗藥性增強,在此惡性循環之下,益使害蟲更為猖獗。為維持農業生態的平衡,降低農藥的使用與有機栽培之推行,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與利用,是農業部門重要的施政方向之一,因此近年來本場特別加強天敵昆蟲大量飼育技術之研究與利用,期能建立綜合性防治技術,使農產品吃起來更安全、更健康,生活環境更自然、更平衡。
闊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屬於螳螂目(Mantodea)螳螂科(Mantidae),因具有捕食量大、食性範圍廣等優點。在害蟲生物防治上可資利用來捕食蝗 蟲、蛾類、蝶類、蠅類。茲就卵、若蟲、成蟲觀察其形態及習性詳述於下。
1.卵囊及卵??卵囊深棕色,長圓形,表面粗糙,長28.4 mm,寬14.0 mm,高13.1 mm,重量為1.4 g。孵化區淺棕色稍突出,卵囊結構緊密堅硬,外層空室有卵室8~19層,每層有卵8~16粒,排列近似“人”字形,有四列,每個卵囊有卵粒157±46 粒,卵呈桔黃色,長圓形,長3.6 mm ,卵徑1.0 mm,孵化前轉為綠色,若將卵粒取出接觸空氣後則變為褐色,此時卵堅硬不孵化。2.若蟲??螳螂孵化時,由卵囊沿絲質線爬出,每層每隻若蟲均有一條絲線供 攀爬,每隻若蟲延著絲線,並藉著絲線從卵囊內爬出,扭動體軀脫去胎衣,第二齡即不再分泌絲質線,經7~8次脫皮而為成蟲。若蟲為7~8齡,體長為 7~42.5 mm。初期為預若期,剛孵出之若蟲,體軀濕潤,胸部淡綠色,腹部淡黃色,漸為淡褐色,4~5齡開始顯現翅芽。前足雙足合十呈祈禱狀,腹部翹起,腹部翹起有 利於捕捉獵物,並可隨時搖擺體軀,以躲避天敵的攻擊。3.成蟲??羽化時整個體軀倒立,藉由體軀的扭動使頭之背面中央縱行裂開,並向前移動,成蟲即脫殼而 出。羽化時成蟲爬伏,翅膀呈捲縮狀,漸漸將翅展開,此時若觸摸其體軀,極易造成展翅不良而死亡。剛羽化之螳螂體軀濕潤,翅膀呈透明狀且尚未堅硬,待乾燥 後,收伏翅膀於腹背上,前翅為革質,後翅為膜質,在前翅之上方每一前翅上各有一明顯白點,此為闊腹螳螂之特徵,常於白天羽化,最初出現為雄蟲。雄蟲體形較 小,雌雄體長分別為63.6 mm及52.2 mm,翅長為46 mm及45.7 mm,腹寬為13.8 mm及8.5 mm。前翅形成翅蓋,後翅扇狀膜質,翅長超過腹部末端,前後翅等長;。體色為綠色或褐色,有時體色會隨環境而改變,它的複眼發達,單眼三個,呈三角形排 列,頭呈三角形,對會動的獵物甚為敏銳;前胸甚長,但背板粗短,橫溝處明顯膨大,腹板扁平。雌雄蟲觸角均為絲狀,雌蟲腹部呈圓筒狀,具十節,可見腹板為九 節。最末腹節甚小,雄蟲腹部呈圓長形,最末腹節長;足三對,前足為捕捉式,趾節五節,具雙爪。前足基節前具三個黃色圓突,腿節粗,脛節腹側具二排小刺,長 短不一,捕捉獵物甚快,當獵物被捕捉時,脛節上小刺緊緊刺入獵物體軀,使獵物不易爭脫。尾毛短而分節,產卵時利用它來探測卵囊大小,雌蟲產卵管不發達,隱 藏於末節腹板內,它的捕食量大,體軀也大,行動遲緩呈蟄伏,發現獵物便緩緩趨前,緊緊盯住獵物,頭及前足稍作傾斜,瞬間將前足彈出,便將獵物一舉擒住。
文/天敵繁殖分場 吳春美
這是小賴家中的小螳螂,在小賴家中,有天莫明其妙發現了螳螂,再來看到的螳螂的卵囊,然後就是這些小baby了.
有機農業的一個基本觀念是"生態平衡",你不能殺死所有的病蟲害,但自然可以控制在一定數量內.所以小賴家中一定會看到一大堆害蟲,葉蟎,毛毛蟲,瓜仔蜂,蚜蟲,果實蠅,紅蜘蛛一樣不少,但瓢蟲,食蚜繩,螳螂,蠅虎,蜘蛛,寄生蜂,寄生繩一樣不缺,草蛉還曾在小賴家中繁殖吔(不過入冬後就沒看到了)
不夠實際上還缺了一樣椿象.目前把椿象放在頂樓空中菜園,那裡小賴二三天才會上去一次,又懶的噴藥(蘇力菌之類的),人為的干擾少,看能不能繁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