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萬峰林景區距離興義市約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為東、西峰林,景觀各異。東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叢為特徵,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觀。

 

交通前往萬峰林景區,可先到興義市,在客運東站乘中巴車前往,票價5-8元,大約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



萬峰林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嶺河峽谷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興義市東南部成千萬座奇峰組成,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密集奇特,整體造型完美,被不少專家和遊人譽為天下奇觀
興義位於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喀斯特地形地貌典型突出,形成了獨特的錐狀喀斯特地質景觀。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過萬峰林,讚歎這片連接廣西、雲南的峰林: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形勝,相傳還發出這樣的讚歎: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

  萬峰林,從海拔2000多米的興義七捧高原邊沿和萬峰湖北岸,黃泥河東岸成扇形展開,逶迤連綿至安龍、貞豐等地。西北高,東南低,向萬峰湖、黃泥河傾斜。上線以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寒土山為界,下線至海拔800米左右的亞熱帶紅壤土山,形成一個環形山帶。長200多公里,寬30―50公里,僅興義市境內就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占興義市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據峰林的形態,分為列陣峰林、寶劍峰林、群龍峰林、羅漢峰林、疊帽峰林等五大類型。每一類都各具特色,既獨立成趣,又與其他類型的峰林相輔相成,組成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觀。 
萬峰林分為東峰林和西峰林兩大片。對外開放的主要是下五屯鎮境內的西峰林。

 

以上資料摘自51766旅遊網  

 


 

萬峰林頗值得一遊,從市中心坐公車可到,小賴去了三次,一次先去探路,一次下午看逆光,一次上午看順光,若只能去一次,則建議上午順光的時侯去

 

景區觀景要上對面的山頭,全長八公里,可坐電動車導覽,約一個小時,車票80rmb,小賴第一次坐車,第二次就是自走路上去,健身再加上慢慢拍照!

 

 

萬峰林著名的景點之一八卦田”,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漏斗”!

 

在興義喀斯特地形發達,可見伏流,漏斗,山峰等,以下文章摘自維基百科



喀斯特地形也稱為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碳酸鹽岩分布地區或存在流經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現象。當雨水或者地下水與地面碳酸鹽類岩石接觸時,就會有少量碳酸鹽溶於水中。經過長時期的溶解侵蝕,形成了以地表岩層千溝萬壑為標誌的地表特徵。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嶇、土壤十分貧瘠,不利農業發展,因此在雲貴高原有「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両銀」的俗諺。但其千溝萬壑的特色卻十分受到觀光客青睞。目前巴爾幹半島及中國重慶廣西貴州雲南一帶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其中重慶-貴州武隆喀斯特國家地質公園為聯合國自然遺產

 

該種地形地理學家最早在克羅埃西亞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統的研究,因此又稱喀斯特地形。喀斯特是位於斯洛維尼亞西南部河谷以南,並延伸到義大利東北角大城鄰近狹長地帶的一片高地。因為該地區絕大部份位於斯洛維尼亞境內,所以簡述為位於斯洛維尼亞是可以接受的。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溫帶氣候地區pH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層所造成的。隨著地表下的岩石不斷與水反應,將不溶的碳酸鹽在與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斷生成可溶但不穩定的碳酸氫鹽,在排水較好的地下岩層就能形成一個大的溶洞。溶洞中的水在流動時,其溶解的碳酸氫鹽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的碳酸鹽沉降在地面。溶洞中從高處落下這樣的水滴就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碳酸鹽沉降在溶洞頂部,而另一部分則會在地面沉降。上部的碳酸鹽沉降往往形成一個倒錐形的鐘乳石,而地面上會形成形如其名的石筍



    • 一、岩面地形:與岩性植被有無,岩石節理、片理、層理以及其破裂面程度有關。多孔隙純石灰岩與白雲岩不易發生,有植被的地表比無植被的容易被溶蝕。

 

    • 二、石灰岩河谷:石灰岩地面理論上不會有表面逕流,但仍存在因大多發源地是非石灰岩區,只是剛好流經此處。地區內乾溝最普遍,原為表流,沒入地底;原來河谷便成為乾溝,可能被誤認成河川襲奪的風口谷。

 

    • 三、陷穴:水在石灰岩上節理處滲入石灰岩,溶蝕節理,起初是水入地下的孔道,久之入口加大如漏斗,深度至少三至五公尺。

 

    • 四、構造谷地

 

    • 五、洞穴: 石灰岩被入滲地下的水溶解成穴、孔道,又連結起來成為一地下水系。石灰岩水系是立體系,連結各洞口孔道好幾層,可能各層生成不同時,越老越高,只有最低的一層有流水。

 

  • 六、白堊區域:英國東南和法國,白堊容易溶蝕,透水性強,不容積水,地面表流沖刷出的常是乾溝。

 

 

 

 

列陣峰林,如同眾星拱月

 

將軍岩


 

上下圖片是同一場景,順光和逆光卻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和感覺

 

這裡的田是曲線的,橢圓形的!

 



 

萬峰林著名的景點之一”灰納村

 

旅遊夢的足跡--國家地方快速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MLAI111 的頭像
    KMLAI111

    小賴的夢

    KMLA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