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聖母院那天,巴黎的天空很藍



以下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裏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另有小說,電影,音樂劇等以此為名。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的正面有一對鐘塔,主入口的上部設有巨大的玫瑰窗。在中庭的上方有一個高達百米的尖塔。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長,與上部尖尖的拱券連成一氣。中庭又窄又高又長。從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體加上頂部聳立的鐘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種向藍天升騰的雄姿。進入教堂的內部,無數的垂直線條引人仰望,數 十米 高的拱頂在幽暗的光線下隱隱約約,閃閃爍爍,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於是,教堂就成與上帝對話的地方。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聖母院坐東朝西,正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將其誤認作他們痛恨的法國國王的形象而將它們搗毀。但是後來,雕像又重新被復原並放回原位。




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一個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其直徑約10米 ,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夏娃的塑像。









  站在塞納河畔,遠眺高高矗立的聖母院,巨大的門四周佈滿了雕像,一層接著一層,石像越往裏層越小。大門上雕刻也是精巧無比,多為描述聖經中的人物,大門正中間則是一幕「最後的審判」。左右兩邊各另設一個大門,左側大門是聖母瑪利亞的事蹟,右側則是聖母之母-聖安娜的故事,每一個雕塑作品層次分明工藝精細。





走入聖母院內,右側安放一排排燭臺,數十枝白燭輝映使院內洋溢著柔和的氣氛。坐席前設有講臺,講臺後面置放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國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兩人目光齊望向中央聖母哀子像 (Pieta) 耶穌橫臥于聖母膝上,聖母神情十分哀傷。




 





  聖母院第二層樓是著名的玫瑰窗,色彩斑斕,可不僅僅是裝飾,這富麗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畫著一個個的聖經故事,以前的神職人員藉由這些圖像來做傳道之用。



 



醜聾人凱西莫多被巴黎聖母院的神父克羅德收養,做撞鐘人,外貌正經的克羅德神父自從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埃斯美拉達後,被其美色所誘而神魂顛倒,指使凱西莫多強行擄走埃斯梅拉達,途中被福比斯騎兵上尉隊長所救,埃斯美拉達因而愛上了福比斯。但福比斯生性風流,被懷恨在心的克羅德刺殺,但沒有死。並嫁禍于埃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凱西莫多將埃斯美拉達救走並藏身于聖母院中,乞丐群眾為救埃斯梅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凱西莫多大戰,埃斯美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軍隊絞殺在廣場上,凱西莫多憤然將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摔落地下,最後凱西莫多撫著埃斯美拉達的屍體殉情。(故事中還有落魄詩人Gringoire 和丟失了孩子的可憐母親香花歌樂女的襯托劇情。)


上圖中有卡通"鐘樓怪人"的那幾個石像.



今天是星期天,教堂內正在作禮拜,也有唱聖歌,還有第一次聽到劇院級的效果,聖歌在教堂內聽絕對不一樣,特別的渾厚,莊嚴,原來這就叫殘響!


 


旅遊夢的足跡--國家地方快速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MLAI111 的頭像
    KMLAI111

    小賴的夢

    KMLA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