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排苗寨地處縣城東南區,最高海拔1050米 ,最低海拔810米 ,年均氣溫13.7-15℃.距縣城26公里 ,整個村寨位於兩山夾溪的山窪,層層梯田從山腳綿延山頂,苗家房舍吊腳樓,鱗次櫛比,依山而建,掩映在翠竹綠樹之中。反排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生活著的社群仍然保持和延續著包括建築、語言、服飾、飲食、工藝、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得到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一個比較完善的文化形態,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種,不僅有豐富的民風民俗,獨特的文化景觀和完整的民族文化生態,反排木鼓舞更是享譽中外。
反排也稱“方白”,意為“高山上的方姓苗族支系”。正是這些深處苗嶺大山中的苗民,帶著他們世代相傳的木鼓舞,出現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出現在遠隔重洋的異國他鄉。
反排木鼓舞 有著鼓聲節奏強烈、舞姿豪放粗獷的特點,人們贈以“東方迪斯可”的美稱。
反排木鼓用楠木掏空,兩端蒙上牛皮,直徑為50釐米,長為250釐米,置於高120釐米的鼓架上,用兩根木棒擊鼓。每隔十三年要將木鼓抬入鼓場,宰牛祭祀,擊鼓舞蹈。
山坳裏的反排四周風景清秀,整個寨子保持了比較古樸的風貌,環繞寨子的小溪上駕起了一座座樸實無華的風雨橋。
自駕車提示:自城內建設路直行到東環路後,走不到2公里 左拐上864縣道,自此25公里 到反排。沿途經過多個村寨。一路是狹窄的砂石路面。
提醒:反排木鼓舞名氣很大,但並非隨時都能看到。除非是過節或其他重大活動,一般旅行團到這裏遊覽都會預約表演,每場表演費用約三、四百元,背包客就只能碰運氣了。
來反排寨通常看不到反排舞,不過沒關係,隔天台江姐妹節開幕或秀眉廣場排練小賴就看到了,反排舞的確十分特別,比起岜沙的歌舞表演商業化,反排舞”草根味”十足,動感萬分,獨特,非常值得一看.
反排寨雖然原始但並不太見穿傳統服飾的苗人,不過在小賴等車的時侯,”又”遇到了反排小學放學,這三個個小孩當著我的相機就跳起反排舞跟我玩了起來,這也是我對反排寨最深的回憶!
這小女孩可是巴巴的望著小賴的相機,不過小賴照相技術太爛了,沒能捕捉最動人的一面,小女孩,小賴對不起你
這也是小賴頗為惋惜的一張,老太太的姿勢光線構圖沒太大問題,問題是小賴把焦點對錯了,應該對在臉卻對在手上.
寨內婦女正在整理頭髮,被小賴拍了下來
建議去反排要打聽好有反排舞再去才不會空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