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岜沙的最大賣點就是居民們仍穿傳統服飾,再加上原木屋,讓你彷彿有時空錯置的感覺.
這位大嬸是我在那陪她講了半小時才拍下這一張相片,而且言語不通喔.剛開始她連理都不理我(參見下圖),直到後來才慢慢逗開了,原來笑起來這麼燦爛
相較上面這位大嬸,下面這位小女孩一開始就很好相處,配合擺pose,最後還帶我們參觀她家
看了一些攻略,有人說岜沙商業化了,個人覺得不會,光是還是穿傳統苗服這一項,就強太多了.再說,我們都市人的衣服也好看不到那裡去.
這位大叔肩上扛著木材,手裡拿著泥鰍,這證明這裡的田還是傳統耕種,天然無毐有機,在苗寨吃的菜的確比起城市的米飯好吃多了.
這個弟弟約莫四歲大小,我注意他很久了,最吸引我的是他鼻子下掛著的黃鼻涕
這小弟上完學後要上工幫忙家計了,看樣子要晚歸,腰帶上還有供應額頭電燈的電池
右邊弟弟額頭上的紅星星在黔東南上沿路寨子都可看到,到了台江老屯才明白,這不是避煞或習俗,而是現在小孩正流行的”裝飾”
到岜沙是 三月初五,也就是三月三後的第三天,在這三天中姑娘與少年郎晚上可以到附近的山坡談情說愛,而這群未來的”準新娘”一樣可以聚會,喝酒,而且這酒是媽媽給的,合法的喔.我們二人很榮興參加岜沙的”小小婦聯會”,在一間木房的一樓,看小姑娘們將同一個酒杯斟酒便給在座的每一個人喝,這代表友情及盟約,感情才不會散.在座的不管會不會喝都要把酒”處理掉”,所謂處理掉有二種作法,一是喝下肚,二是含在嘴裡再把酒吐掉.
正在寫功課的小女孩,真該給我小孩看這畫面,物質上的滿足不代表可以讀好書,相對的,物質上的缺乏也不會阻礙一顆求知的心
總結來說岜沙的人十分友善,雖然有碰到直接跟我說”給我錢”的小孩,但不能因為一粒屎而斷定這一鍋粥,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