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吐峪溝霍加木麻紮。以下資料摘自百度百科



 

  是遊客進入南谷口見到的第一個著名的古代宗教遺跡,全稱為艾斯哈布·凱海夫麻紮,俗稱聖人墓,據說已有1300多年歷史。

 

  吐峪溝霍加木麻紮,傳說西元七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後,其弟子、古葉門國傳教士葉木乃哈帶5名弟子最早來中國傳教,歷盡艱辛,終於東行來到吐峪溝。在攜犬的當地牧羊人的幫助下,葉木乃哈等6人便長住此地繼續傳教,伊斯蘭教在吐峪溝開始盛行。後來,葉木乃哈等6人和第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人(牧羊人)去世後,被埋在山洞裡,即現在的吐峪溝麻紮。

 



 



 

據德國探險家馮·勒柯克著作記載,直到20世紀初,仍有來自土耳其、印度等國的穆斯林到這裡旅遊。現在,每年都有來自南北疆、寧夏、青海、甘肅、土耳其、港澳臺等地旅遊的穆斯林信徒來此朝拜,是新疆境內較為顯赫的伊斯蘭教聖地,也是佛教文化興衰、伊斯蘭教盛行的重要歷史見證之地。

 

  吐峪溝麻紮堪稱中國的第一大伊斯蘭教聖地,即中國的麥加。按當地穆斯林的說法,到麥加朝聖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溝麻紮。據勒柯克記載,直到20世紀初,仍有來自土耳其、印度的穆斯林到這裡朝聖。現在每年前來朝覲的大陸、香港、澳門、臺灣,以及德國、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絡繹不絕。

 

 

4)吐峪溝古村落。

 

  是位於大峽谷南出口溝穀中的一個古老寧靜的維吾爾族村落,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是迄今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它分佈在綠塔聳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約有二百餘戶人家。這個村莊,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人們常常日出而息、日落而作,使用古老的維吾爾語交際,穿著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飾,走親訪友依然是古典的驢車代步。

 

在這裡生活的老人、青年、兒童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平靜、自足、幸福的神情,給人以純樸、悠閒、與世無爭的美好印象。

 



 

  在古老的村落中,居民們繼承了兩千多年來用黃粘土建造房屋的傳統習慣。一些建築還遺留著佛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印記。房屋建築均是以黃粘土制坯建成的窯房,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一層的,也有兩層以上的;有獨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勢連成一片的。其特點是經濟實惠、冬暖夏涼。

 



 




吐峪溝千佛洞。位於上圖右下方



 

  位於峽谷中段,開鑿於兩晉十六國時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是1957年自治區首批公佈的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南北朝時期,吐峪溝石窟是高昌王國最高統治集團全力經營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溝大峽谷兩岸的佛教洞窟有了進一步發展,凝聚在每個洞窟中的佛教壁畫藝術,也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據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獻《西州圖經》記載,當年的吐峪溝乃人間仙境。《西州圖經》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溝中有隨山勢展布的重重寺院,它們背依危峰,下臨清溪,四周綠樹掩映,佛寺、禪院密集,佛樂飄飄、煙火不斷、遊僧雲集,人行溝穀深處,難見日月  

 



 

吐峪溝千佛洞開鑿以來的1700多年中,先後歷經了人為破壞和自然塌損兩階段。現有洞窟94個,有編號46窟,僅有8窟殘存壁畫。那些倖存下來的石窟壁畫,至今仍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風采,吸引了當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歷史、佛教藝術的專家學者們的目光,是研究我國佛教文史、佛教美術史、古建築史的歷史依據和實物資料,具有無可估量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吐峪溝千佛洞古稱丁穀寺,是吐魯番地區建窟較早、保存早期壁畫較多的石窟。最早的洞窟出現在晉、十六國時期。沮渠氏家族稱王時(西元443 450年),是吐峪溝佛教最繁榮的時期。

 



 

  由於帝國主義的掠奪和人為的破壞,吐峪溝壁畫90%吡以上已經毀圮無存。如今只有8個洞窟還殘留少量有回鶻文題記的壁畫。其中1234號窟,佛坐胡床,為全國所僅見。這裡還出土過一些佛經殘卷。

 

 

 

 

很難想像一個十分伊斯蘭風味的古村落,卻曾經"佛寺、禪院密集,佛樂飄飄、煙火不斷、遊僧雲集",佛教所說的"無常"就是這道理吧!當年絲路上大都是佛教的勢力範圍,連現今的伊朗(古稱安息)都有安世高這樣的大師現世,譯出在漢傳佛教中廣汎流傳的"八大人覺經".只可惜當時伊斯蘭教太霸道,留給嘗時被征服的人只有二條路,一是歸順伊斯蘭教,另一就是死,否則整個絲路上留傳下來的佛教遺物會更多,這是世間現示的"成住壞空",還是用血和淚表示一切不過一場"夢"?








回歸主題,吐峪溝是中國絲路段上真正的古村落,就像現今貴州的苗寨侗寨或雲南大理的雙廊一樣,尚未被商業化的地方,這裡的房子大都是土房,有濃濃的歐洲味,只是歐洲的房子是石頭疊成的,而這的房子是用黃土"夸"成人.除了建材不同之外,整個隔局有驚人的類似,迴廊,彎彎曲曲的道路,易守難攻的佈局.

建議來吐裕溝要來要快,依小賴的經驗這裡的維吾爾族堪稱友善,而這裡的婦女己在景區入口賣起葡萄乾,這裡葡萄乾的價錢和外面是一模一樣的,不同的是這的婦女做起生意還是十分的純樸,單純,不同於市場的市儈,但三年後就難說了,搞不好又搞起的民宿,就像周庄或西塘,所以要來要快,小賴極力推薦!

 

 

 







來吐峪溝時光線不錯,日出後不久,整個村落只要是順光就是沐浴在金色的陽光裡,但是逆光呢?就是下面的泥土色,雖然可調RAW檔的色溫,不過小賴懶了, 畢竟人生無常,該把時間花在最該花的地方.

 
















 

上圖是吐魯翻博物館模擬吐峪溝洞窟的還原圖,下圖是吐魯番出土的伏羲女媧交合圖,可見胡漢融合的痕跡

 

 

旅遊夢的足跡--國家地方快速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MLAI111 的頭像
    KMLAI111

    小賴的夢

    KMLA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