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郎德上寨座落在苗嶺主峰雷公山麓的丹江河畔,距黔東南州府凱裏市27公里 ,距雷山縣城17公里 。西元1855-1872年,清咸豐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敗後,因這裏是義軍將領楊大六的大本營,清軍征戰了18年才將其平定。

  至今全寨有118戶,500多人,全部是苗族同胞,以陳、吳二姓為主。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環抱,茂林修竹襯托著古色古香的吊腳樓,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綠林青蔓中,悅耳動聽的苗族飛歌不時在曠野山間回蕩。寨前一條彎彎的河流宛如蛇龍悠然長臥,南面有松杉繁茂的護寨山,北面有楊大六橋---“風雨橋橫跨於河畔上。過橋可攀登養牛坡,還可觀賞楊大六當年反清抗暴時築起的碉堡和戰壕。寨內吊腳樓鱗次柿比。吊腳樓上裝有美人靠供來客休息。美人靠平時又是姑娘們刺繡的好地方,具有獨特的苗寨風格。村上的小路全以鵝卵石鋪設,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寨子中央有一個大蘆笙場,地面是用鵝卵石以仿古代銅鼓面十二道太陽光芒和飛奔的駿馬,南上方還設有楊大六文物博物館。館內陳列著當年楊大六領導反清抗暴時的刀、叉、頭 盔、鐵炮等戰鬥武器。


  進郎德上寨,首先要飲十二道攔路酒,然後才沿著石板小路走進寨子中央的蘆笙場。在郎德將會欣賞到敬酒歌、苗族飛歌、蘆笙 舞、銅鼓舞、板凳舞、集體舞等豐富多彩的苗族民間歌舞。


  1985年,郎德上寨作為黔東南民族風情旅遊點率先對外開放;1993年載入《中國博物館志》;1997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聞名中外,是旅遊觀光、考察苗族文化、領略苗族風情的首選村寨。朗德上寨以魅力無窮的苗族歌舞,絢麗奪目的苗族銀飾,獨具匠工的吊腳樓,古色古香的鵝卵石道,抗暴英雄楊大六故里,熱情好客的民族禮儀迎接海內外賓客。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由凱里或西江至節德有直通車,或坐往雷公方面的車在郎德下車

 

比起西江,郎德上下寨純樸多了,住宿的價錢也便宜多了,免門票,但缺點是…,能不能看到表演就要看運氣了

 


 

郎德上寨周邊正農忙的苗女,背上還有一個熟睡的娃娃

 




 

郎德上下寨是一個很漂亮的苗寨,石板路,寨門及蘆苼場都很漂亮,所以能在眾多苗寨脫穎而出.

 



 

著名的十二道攔門酒,從路口擺到寨門,木桌上還有編號.當有旅遊圑來時全村皆出動表演(當然要付錢),小賴運氣差一點,早上有二場表演,但下午到時一場也沒有.

 




 

這就是漂亮的蘆苼場,可惜看不到經典的表演, 著名的十二道攔門酒,從路口擺到寨門,木桌上還有編號.當有旅遊圑來時全村皆出動表演(當然要付錢),小賴運氣差一點,早上有二場表演,但下午到時一場也沒有.看著盛裝的苗人圍成一個又一個的圈.

 


 

上圖為上寨寨門的風雨橋,下圖為上寨內的一角,安靜詳和

 


 

 

 

 

 

下寨的守寨樹,在大利及西江皆有看到守寨樹

 

郎德下寨就位於省道旁,要去上寨就一定會看到下寨,下寨的名氣沒有上寨來的大,但其實還蠻幽靜的,有時間的話可以順遊,沒時間的話建議看上寨即可

 

著名的十二道攔門酒,從路口擺到寨門,木桌上還有編號.當有旅遊圑來時全村皆出動表演(當然要付錢),小賴運氣差一點,早上有二場表演,但下午到時一場也沒有.

 

 

 

 

下寨的蘆苼場,也很美,對不?

 


 

 

 

 

下寨的吊腳樓,掛滿著黃澄澄的玉米

 

旅遊夢的足跡--國家地方快速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MLAI111 的頭像
    KMLAI111

    小賴的夢

    KMLA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