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寶頂山位于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 處的寶頂鎮,海拔527.83米 。寶頂山石刻包括以圣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于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爐子佑年間)。歷時70余年,有總体构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同時,也是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并把中國石窟藝術推上了最高峰。

 

 

 

 

 

    圣壽寺依山构筑,雄偉狀觀。南宋趙智鳳創建,后遭元、明兵燹,明、精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筑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于對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 ,高約8 -25。造像刻于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其內容前后連接,無一雷同,尤如一幅圖文并茂的畫卷。
   
小佛灣位于圣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為一座石徹的壇台,高2.31米 ,東西寬16.50米 ,進深7.90米 。壇台上用條石徹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

 

 

     寶頂山石刻表現出有异于中國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點
    1
、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眾生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体系完備而有特色。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并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跡圖,并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2
、寶頂山石刻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复,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机的整体。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統。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圖文并茂,且与藏經有异,是歷代藏經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价值。
    3
、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与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体,兼收博采,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4
、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內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怀胎、臨產,以及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牧牛圖長達30余米,刻出林泉山澗,云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悅的"養雞女",酒后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雕刻大師們体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准确,令人嘆服。
    5
、寶頂山石刻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借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布局、排水、采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這不但是中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釋迦涅般像,又稱臥佛,全長31米 ,只露半身,其构圖有"意到筆伏,畫外之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于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地獄變相龕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圓覺洞內的數十尊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似綢,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開一天窗采光,光線直射窟心,使洞內明暗相映,神秘莫測。高大的華嚴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袈裟縐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數百斤重的石塔歷千年而不下墮。九龍浴太子圖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稱因地制宜的典范。

 

實用連結: 大足之窗




 

 

 

 


 


 


 

 

 

 

又高又大的無常大鬼,兩隻手攀著一個大輪子,輪子分為四層,每層中心坐一個人,表示修行者,心際飛出六道毫光,把輪盤分為六份.每道毫光上有小圓圈,每個圓圈內坐的不是佛就是菩薩,表示萬源發於心,一切由心造,小圓圈表示人的本性,即眾生皆有佛性.正中圓圈旁有一隻小豬,表示貪,下方有條綠色小蛇,表示嗔,還有一隻鴿子,表示痴.佛家叫貪嗔痴為三毐.

 

第二層中央有日月的叫天道,即表示天堂,左邊的叫阿修羅道,即戰神,有疲勞之若,所以低人一等;右上邊有四個人的為人道,有發財的人及窮人,以上的是上三道.

 

下層中央為地獄道,此道眾若聚集,奇慘無比;下方右邊是餓鬼道,下左是畜生道.

 

人若作了善業,即向上提昇至上三道,但若受三毐影響,則向下沈淪至下三道.

 

 




 


 


 

 

 

寶頂大佛灣牧牛圖,畫面長27米 ,高5.5米 ,全圖隨著山岩地形的彎曲,巧妙地結合岩壁上的流水,刻出崎嶇的山徑,靜美的林泉。在這大自然的美景里,刻出十個牧童放十條水牛。圖中牧童或袒胸憩睡、或牧歌高奏、或并肩談笑、或揮鞭打牛、或牽牛徐行;牛儿或臥、或息、或吃草、或飲水、或昂首舔食、或控勒不可遏制。這些逼真的造像,情景交融,風趣盎然,表現了宋代牧童生活,似史詩般的載入石刻史冊。

 

    牧牛圖右刻朝奉郎知潤州賜紫金魚袋楊次公証道牧牛頌,可知此圖系根据楊次公的牧牛頌而作。
   
楊次公,名杰,別號無為子,北宋人,元佑中(1063--1086)為禮部員外郎,知潤州。楊杰精于佛學,遍歷禪林參尋知識。楊杰与蘇軾同時,東坡集有楊杰詩序。楊杰所作証道牧牛頌,東坡所著十八大阿羅漢頌,皆為題前代名畫之作。趙智鳳在一百余年后依頌詞造像,故以楊次公証道牧牛頌命名。

 

    牧牛圖刻十組造像,每組一則頌詞,由左至右:
   
一、牧牛遇虎組雕,共刻三組造像,出口右面刻一猛虎,頭朝下,尾向上,作下山姿勢,暴眼圓睜,象征邪惡,好似向牛群扑來。第一組,一牛昂頭怒吼狂奔,一牧童在牛后而立,雙手用力牽拽,作相持狀。牛頭右側刻頌詞:突出欄中莫奈何,若無純綣總由他,力爭牽上不回首,者么因循放者多。
   
第二組,一牧童背上背斗笠,右手舉鞭打牛,左手牽牛繩,牛勉強回頭。

   
第三組,一牛奔跑下山,一牧童頭扎發結,身穿對襟衣,左手揚鞭,右手牽牛,立于牛首之側。上方刻頌詞:芳草綿綿信自由,不牽終是不回頭,雖然牛似知人意,放未◆可不易收。
   
二、雨中牧牛組雕:為牧牛圖第四組,刻一牧童頭戴斗笠,背上捆一鳥籠,爬山遇著狂風暴雨,一牛隨之而來,立于山岩間。

   
三、并肩談笑組雕:即牧牛圖第五、第六組,刻兩牧童并肩相依而坐,他們相互耳語,談笑自若。右旁一牛站立,偏著頭豎著耳,仿佛在傾听主人的話語;左旁一牛臥下吃草飲水。
   
四、握繩縛牛組雕,牧牛圖第七組,刻一牧童,面帶笑容,頭扎二個發髻,眼視前方,左手握繩、右手指牛,准備前去縛牛,形象生動。
   
五、牧歌高奏組雕:即牧牛圖第八、第九組。第八組刻一牧童偏頭斜睨,笑嘻嘻地拍手与牧歌相和,牛在旁低頭伸舌舔足蹄。
   
第九組刻一老牧人將牛赶至危岩聳立的岩壁下,讓牛儿痛飲那流淌的山泉,他又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倚岩而坐,雙手橫笛、凝神吹奏牧歌,那悠揚動听的笛聲,喚來放牧的同伴及天上的仙鶴。牛后有頌詞一首:全身不觀鼻嘹天,放者無拘坐石巔,任是雪山香細草,由疑不食向人前。
   
六、袒胸仰睡組雕:即牧牛圖第十組,刻一牧童在樹蔭下,袒胸裸腹仰身憩睡,旁一調皮的小猴卻從樹上爬來摸著牧童的頭,喚他醒來都不知道。他放牧的牛儿,飽餐山中的野草后,也在一旁臥地休息。

   
最后刻趙智鳳像,結跏跌坐,頭上有題詩云:無牛人自在安閑,無住無依性自寬,只此分明誰是侶,寒山樵竹与岩泉。
   
古代工藝匠師們在封建時代里,而又在為宗教造像,所雕的題材是要嚴重受到宗教束縛和限制的。牧牛圖是屬佛教題材,以猛虎威嚇,迫使牛儿狂奔怒吼;經過牧人十個過程的馴服,最后人和牛睡下安靜了,這是以牧牛比喻修心的方法。這幅圖由于匠師們生活于民間,對牧童生活有濃厚的感情,故在造像過程中,以高超的藝術技巧,使人們看后,不為宗教題材內容所惑,反而覺得是宋代牧童社會生活的一部史書

 

 


 

 

 

 


 


 


 


 

 

 

旅遊夢的足跡--國家地方快速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MLAI111 的頭像
    KMLAI111

    小賴的夢

    KMLA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