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是以儒家修養的標準”正心修身,克己復禮”八字組成魁星形像,一腳翹起托一”斗”字,一腳立”鰲”字上,取魁星戰斗,獨佔鰲頭的意思,此碑立於清同治年間.馬德昭書畫
以下內容摘自維基百科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三學街文廟舊址,是一座收藏、研究碑石墓誌及其它古代石刻藝術品的博物館。薈萃中國古代精美碑石藝術,石碑眾多,猶如「碑林」,因此得名。碑林內有豐富的碑石墓誌、石刻藝術以及文廟古代建築的部分遺存。
孔廟舊址,其建置可追溯至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泮池、欞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等多為明清的建築,並遵循著孔廟固有
的建築格局。陳列於小殿兩側的有唐景雲鍾、大夏石馬。前者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已有1200多年歷史。鐘上還鑄有唐睿宗李旦親自撰文並書寫的銘文一段。後者大夏石馬,是十六國時代匈奴鐵弗部建立的大夏國的作品。
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哲宗元佑二年(西元1087年),最初是漕運使呂大忠等人為保藏因唐末五代戰亂而委棄市井的唐《石台孝經》、《開成石經》及顏真卿、柳公權等所書的著名石碑而興建的,經金、元、明、清、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規模不斷擴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 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碑林現收藏有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墓誌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誌的數量為中國之最,時間跨度約2000年。
這裡碑石含篆、隸、楷、行、草各體。藏品中的精品包括秦《嶧山刻石》的宋摹本、東漢《曹全碑》、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司馬芳殘碑》、《廣武將軍口產碑》、北魏《暉福寺碑》以及《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魏墓誌。隋唐時期的碑刻藏品在碑林中最多,有隋《孟顯達碑》、《智永千字文碑》、唐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歐陽詢《皇甫誕碑》、褚遂良《同州聖教序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李陽冰《三墳記碑》、懷素《千字文》、柳公權《玄秘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的《集王聖教序碑》等,尤其是收藏顏真卿的七塊豐碑,即他44歲時寫的《多寶塔碑》、54歲前後的《臧懷恪碑》、55歲時寫的《郭家廟碑》和《爭座位帖》、70歲寫的《顏勤禮碑》、 71歲的《馬磷殘碑》、72歲時寫的《顏家廟碑》。還包括僧懷仁花費24年心血,從內府藏王羲之墨跡中集字刻成的《聖教序碑》,碑文另由唐太宗作序,其子高宗李治作記。唐以後的書法名家黃庭堅、米芾、趙佶、趙孟𫖯、董其昌、何紹基以至近代的于右任等,也在碑林留下詩文墨跡。碑林中的許多碑石還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唐《開成石經》刊刻儒家十二經 114石, 228面,共65萬多字,是研究唐代儒學經籍的實物資料。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了基督教聶斯脫裡派的教規、教義、在中國的傳播及
其僧侶在唐朝一百五十多年中的活動情況,碑側及下部刻有古敘利亞文字的職名,對研究宗教史及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歷史資料。唐代書法家徐浩書寫的《不空和尚碑》對於研究佛教秘宗的傳播和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價值。此外,碑林還保留有諸如《王維畫竹》、《達摩面壁》、《道因法師》碑座
人物像、《興福寺殘碑》碑側等大量古代石刻圖案。
在宋代古人即有SOP的觀念.上下二碑大字体是象形文,為避免後代混亂與標準統一,大字下的小字即是宋朝的漢字,也就是說這碑相當於國立象形文字典
碑林在西安並不屬於必遊景點,但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那是必遊之地,裡面所收藏的碑對於書法愛好者而言簡直是天堂,進入碑林後花錢請導覽是必需的,你可看到各大家的碑,包含草聖看到公孫娘舞劍後的狂草,柳公權,顏真卿各種時期的轉變.
碑林內也有西安佛教造像,由於當時密宗盛行,加上唐朝崇尚肥胖,所以可以看到孔武有力的猛男造像.上圖是天王像,姿態悠美,呈S形,充滿動感,佛教雕像藝術在唐朝到達的高峰;下圖是馬頭明王像,記錄著密宗曾在西安盛行.
本以為三頭六臂的佛像在藏寺才看的到,看來我對佛教歷史了解太少了.
西安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區,是明朝初年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的。後來又經過多次修補,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城牆,周長13.75公里,是中世紀後期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1961年,西安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今天西安城垣修築始於明初。唐朝末年遷都至洛陽後,原來的都城唐長安城也被拆毀了大半。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建議。當全國統一後,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明朝初年,朱元璋認為「天下山川,惟秦中號為險固」,因此將次子朱樉封為秦王,就藩西安府。並詔令西安府長興侯耿炳文和都指揮朴英修整西安城,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始興建西安城牆。城牆修建時,西、南兩面在原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增修加長而成,東牆和北牆進行了新建。整個建設歷時八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基本完工。此後隆慶二年(1568年),在牆頂和外壁面砌造了青磚。明末崇禎九年(1636年),陝西巡撫孫傳庭為防備李自成進攻,修建了四門的「甕城」。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次年(1644年)在此稱帝,國號大順。清代基本沿襲明制,對西安城牆進行過十二次補修。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工程,將包牆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道等,大大增強了西安城的防禦能力。
城牆結構
城牆構築佈局完全從軍事目的出發。西安城牆為東西向長方形,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米,南牆長3441米,北牆長3241米,周長13.75公里。城內面積約12平方公里,為唐長安城的七分之一。
城垣高12米,底寬15-18米,頂寬12-14米。牆體最底層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三合土)夯打而成,其上用黃土分層夯築,每層厚8-12釐米,外壁包砌多層城磚。牆頂使用三層青磚鋪設海墁,每隔40-60米,就有一組磚砌的排水口。城牆外沿雉堞有垛口5894個,供射擊和瞭望,內沿女牆無垛口,防止跌落。牆的外壁築98座敵台,延伸出牆12米,寬20米,高與城齊,各自相距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銃的射程範圍內。敵臺上築敵樓,可駐士兵和儲存物資。城四隅各有一座角樓,除西南隅沿襲了元代建築為圓形外,其餘三座均為方形。城牆的內側有十條登城馬道,其中四座城門處各有一條。城牆的外側有護城河,寬20米,深10米,終年積水,和城牆共同構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西安城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分別名長樂門、安定門、永寧門和安遠門,門外均築甕城。每座門分為三重三樓,由外向內,分別是閘樓、箭樓和正樓。除南門箭樓外,其餘各樓下都設拱形門洞,門洞高、寬各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闊七間,進深二間,高36米,三層簷歇山頂,周圍有迴廊。箭樓面闊十一間,進深二間,高33.4米,單簷歇山頂。箭樓的正面設四層箭窗,每層12孔,左右兩面各三層,每層3孔,利於射擊。
西安城牆的防禦能力直到近代仍有體現,如在二虎守長安之時,城牆就發揮很大的防守作用。
城牆上可騎腳踏車,依里程數推算大約要一個半小時可騎完.西安城牆上很壯觀,來西安是一定要去的.上圖是西安鐘樓,下圖是鼓樓,附近即是西安最熱鬧的商業街及小吃雲集的回民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