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黔東南一路走來,苗侗寨婦女的頭巾變化讓人嘆為觀止,在展演會上看了二個反排婦女輕便裝輕輕鬆鬆的就把頭巾變化成不同花樣.

 

嘎東型(反排) 婦女頭飾與方囊型稍同,將一塊專制方形花格布帕順邊折後,朝順時針方向(與方你型相反)包頭一圈,把髮髻大部分露出外面。但髮髻挽得比方囊型大些,髻底略向後下拖。上裝為大襟(無小領),左衽半體衣,較長,蓋過臀部,領稍後傾。袖窄,冬季服飾袖較長,蓋及手腕子。在裙子與衣角相接處,挑有三路橫向細窄的紅、黃、青彩色水紋,據當地口碑,上一路代表黃河,苗語稱翁仿;中路代表長江,苗語稱翁育; 下路代表大西南,苗語稱翁方納,意即家鄉(三路的變形圖案則是山林、田園、牛羊、村莊、人物等,都與苗族古代遷徙史上的三大階段,有著密切的關係)。裙子前面圍有花裙帕,與裙同長,裙帶有五彩絲穗。腿纏紅,黃色編織的綁腿由踝部往上纏至膝部,呈環狀形,並在纏齊小腿前留有一五彩絲穗,看去就顯得腳上的分量很重。腳穿繡花鞋,不拔鞋跟。女童裝最具特色,夏裝衣袖無花,在肩部橫釘約二三公分寬的兩條紗繡花條,有的釘成十字形;冬季的夾衣有背部附以一塊數紗繡成的幾何紋樣花塊,約佔有背部的三分之二,稱為歐降,十五六歲後就不穿了。嘎東型的便裝與方囊型區別不大,銀飾沒有方囊型和方你型富麗,一般戴兩三對手釧,兩根銀鏈和兩根銀項圈,一對耳環,一把銀梳,一丙銀雀。式樣與方囊型和方你型同。刺繡主要採用挑花和織花的方法,紋樣大都屬幾何圖形。

 

    嘎東型服飾主要分佈在革東,交東的上、下寨,大、小皆道,寶貢的嘎丟,松郎、辣子寨等鄉村。

 




 

這是例一,前後不到半分鐘

 

 

 

 

 

 

 

 

完成了,再來看例二,如何把披肩變成頭巾

 

 

 

 

 

 

 

 

 

 

 

 

厲害吧!!再來是方妮型的便裝展示

 


 

方妮型 幼女戴瓢形花帽,五六歲即蓄發穿耳,十六歲以後挽髻,按逆時針方向換成螺紋狀髮髻,置於頭頂中央,髻後根部橫插一油黃色半月形木梳,代笄約發,保持髮髻穩固。便裝時,包一塊用淺藍色方格布製成長的方型頭帕,打結于梳子下方,很少露頭發,耳戴圓形牛鼻或梅花形大耳環。盛裝時,頭包一塊較硬的藏青色長方形頭帕,講究起角,起直線,帕的兩角交叉于梳子上方,用針別住,起燕尾形,稱為富代給。著銀飾時,不包頭帕,頭戴銀冠,前插銀釵、銀角(呈牛角狀),右插銀簪,後插銀梳,頭髻插滿各種形狀的鳳鳥,花果等銀花及珠鏈;頸帶兩三隻項圈(鏈泡泡項圈,犁索項圈,六方項圈,實心項圈,猴子鏈項圈,環鎖絲鏈項圈)和項鏈,高齊下顎,甚至隱住嘴巴。胸前配戴腰子形鎖式壓領,浮雕龍鳳等圖案。上衣為大領半體衣(即胸前交叉式),袖短而大,卷袖,後擺略長於襟,袖、肩、領等部位有花飾,領略後傾,苗語稱漚壩。老年婦女的便裝,喜用平挑花,即以綠色絲線在藍色或青色土布挑繡葉子或小花朵,形成紋樣規則的連續圖案,以作衣袖等花飾。老年婦女盛裝,喜著數幅小粗花和數紗平挑有幾何圖案的新裝。青年女子則穿大朵大花,大幅大樣,構成密集的段子花紋,銀紋和領各介,在最好的自織紋布上,用編線卷積成的花衣等。花飾色采以紅綠色為主,喜紅衣綠花,淺藍衣菜花和亮銅片鑲成的狗牙瓣,集編卷、纏繡、織花、平挑花、十字挑花、貼花等工藝於一身。銀衣以數十件四方形、長方形、圓形的銀肩片、銀背角片、銀泡、小銀鈴等在衣服相應部位縱橫交錯鑲綴而成。銀飾圖案有人物、花草、飛禽走獸和幾何圖形,腰束銀花腰帶。裙子為桶形百褶裙比各地均長,蓋及腳腕,無花飾。盛裝時,有的穿百褶裙,外還套上片式繡花的帶子裙,即古羅裙,苗語稱庫達。裙正方圍有圍裙帕,寬約48公分,帕面飾有各種方塊花鳥圖案,多用幾何紋樣的織花或線條粗壯的繡花,老年人則用無花飾的素帕。手飾空心鏤花手釧,實心雕花手釧和犁索手釧等,一般戴兩副以上。腿飾,老年婦女冬季均飾青土布裹腿,夏季飾家織青布或購買陰丹士林布縫製成的夾襪,襪後跟繡一長方形花草圖案,襪尖及襪幫挑繡鳥類圖紋。年輕女子無論冬夏,大多赤腿或穿商店買來的襪子。鞋有布鞋、膠鞋和草鞋,布鞋以青布或緞子作面,鞋幫繡花,鞋尖勾鼻,布殼納底,無跟。草鞋為糯稻芯編織的平頭無後跟的勾鼻無跟拖鞋。

 

    方妮型主要分佈在台拱鎮、台濃、南省、方省、紅陽、登交、壩場、報效,革一的排生、台水,革東鎮的養窩,寶貢的嘎丟、掌留、松郎,麻栗的麻栗、方隴、翁拜、養門等鄉村。

 


 

方鳩型的便裝,總不能一天到晚盛裝下田吧!

 


 

後哨型 男裝與各地類型大同小異。老年婦女用青布裹頭,中青年婦女先用一張深色暗花布或白布裹頭,然後用明亮的紫色土布包裹,現用淺色的手絹從後往前捆紮,頭頂露出髮髻,髻上橫插銀簪。少女頭戴平頂花帽,帽頂有折皺,帽中央留有大拇指般小孔,孔周留有數根寸許彩色絲線,帽子邊緣繡有多道彩色花邊,以紅色為主。盛裝頭戴銀帽銀花,耳戴小耳環,胸掛數幅銀項鏈,腰紮銀帶,手飾銀鐲。老年婦女上衣領襟相連,下著齊小腿折皺裙,前後各圍兩張青色土布圍裙帕,冬天包青布裹腿。中青年及少女便裝與盛裝差異不大,上裝領襟相連,胸襟交叉,腰系兩張青色土布圍裙 帕,四根彩色帶頭垂吊於身後,長約尺許,下著百褶裙,裙腳繡有多道細窄紅、黃、紫色花邊,盛裝穿繡花鞋或膠鞋,便裝赤足或穿草鞋。

 

    後哨型,僅有革一鄉的後哨村穿著。



 


旅遊夢的足跡--國家地方快速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MLAI111 的頭像
    KMLAI111

    小賴的夢

    KMLA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