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廣漢城西7公里 ,南興鎮鴨子河畔,南距離成都40公里 ,北距德陽 26公里。由於其古域內三個起伏相連的三個黃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能夠改變人們對古代歷史或文化的認識。目前正在申請成為世界遺產。

 

三星堆博物館位於三星堆遺址的東北部,於199710月建成開放,全面展示三星堆文物。2000年,三星堆博物館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三星堆博物館包括一號展館和二號展館。二號展館包括序展廳、眾神之國(各種青銅器面具的展示)、千載蜀魂(三星堆的精髓文物的展示)、三星永耀(大事紀及三星之謎)四個部分。

 

 



1929春,廣漢縣南興鎮真武村村民燕道誠一家在宅旁挖蓄水溝時發現一個長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圍成,坑內放滿了精美的玉石器。燕道誠後攜家人把坑內400多件玉器搬回家中,藏於各個角落,並不讓家人告人。一年後,為將玉器出手,他將一塊玉瑗送給當時駐廣漢縣的一位旅長陶宗伯,此人在得知這塊玉瑗的價值後,派了一個連進駐燕道誠挖寶的地方,以軍事訓練為名,大肆開挖。

 

成都著名金石學家龔熙台從燕家購買了4塊玉器,並寫作一篇《古玉考》發表在成都東方美術專科學校校刊的創刊號上,隨即消息傳出,古董商蜂擁而至,廣漢地區掀起挖掘高潮。當時的廣漢縣縣長羅雨蒼認為古物出土應歸國家所有,隨即下令禁止私人亂挖亂掘。19343月15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美國人葛維漢與副館長 林名均 教授組建考古發掘隊,在月亮灣進行發掘工作,揭開了中國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持續十多天的第一次正式發掘工作,一共出土文物600多件。

 

1953西南博物院院長馮漢驥等人重新提出三星堆一帶有古文化遺產的可能。1956四川省博物館的王家佑、江甸潮在三星堆—月亮灣一帶進行考古調查。1960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研究組全面調查了三星堆和月亮灣等地的文化遺存。1970始,三星堆和月亮灣一帶古遺址搭建起磚瓦工廠,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遺址遭受破壞。19805四川省考古隊對三星堆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龍山時代3000年-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數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數萬片陶片標本。1982中國國家文物局決定對三星堆進行專款專項考古發掘。

 

19867廣漢縣南興鎮第二磚廠的工人在挖磚坯土時,挖斷了一塊玉環,工人遂報告給當地的考古隊,這裡就是三星堆一號祭祀坑。8四川省考古所在領隊陳德安、副領隊陳顯丹帶領下對三星堆進行大規模發掘工作,發現兩座商代大型祭祀坑,坑內出土了1700多件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還有80象牙4600多枚當時的貨幣、海貝、銅貝等。

 

實用連結: 維基百科,三星堆博物館官網,攜程

 


 

 

 

門票·開放時間

 

    80元;現役軍人65元;60歲以上的老人、未成年人及學生40元人;集體參觀的大、中、小學生(憑學校介紹信及相關學生證)、導遊、離休幹部、軍殘人員、殘疾人、記者免票。

 

交 通

 

    南距成都40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成都汽車站每日有多班車發往廣漢。從成都昭覺寺車站至廣漢僅20分鐘車程,在廣漢市區乘6路公車可直達三星堆。

 

 

 

小賴是從新南門汽車站直接坐到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門口,一天只有一班.

 

在博物館內最好80rmb聴解說,二十個人內都只要80rmb.

 

從三星堆到廣漢汽車站打的要15rmb,到汽車站後到昭覺寺的車就很多了,車子坐滿就開,全程高速

 

逛完三星堆約三個小時左右

 


 

 

 

 


 


 

青銅神樹19868月從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器物坑出土的6件樹形的文物,造型為樹狀,上有神鳥。原樹高384cm3簇樹枝,每簇3枝,上有27個果實和9隻鳥,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




 


 


 


 

三星堆出土金手杖,裡面的木質部分在出土以前已經腐化消失。(也有人認為它只是一條帶子.專家目前還未形成一致的看法

 


 


 

玉劍

 


 

解說員說有客人認為這像花木蘭卡通中的木須




 


 


 

 

 

青銅大鳥頭三星堆全部鳥類造型文物中形態最大的一樣。鳥頭通高40.3厘米 ,形象頗富雄渾壯偉之氣勢,是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作為遠古時代圖騰遺存及自然崇拜、神靈崇拜、祖先崇拜之物,鳥與蜀族關係極為密切。幾代蜀王直接以鳥為名。

 

 


 

青銅太陽輪,出土於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其狀若車輪,但是當時的人都將自己關在城市以內,很少運東西出去。有人則說這是盾牌,但以盾牌來說太陽輪未免太重。出於對當時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專家推測其代表太陽,目前這是比較合理的解釋。不過,亦有學者指出,當時正值人類氣候的轉變階段,乾旱無雨,太陽輪可能是代表對太陽的仇恨[1]

 


 

青銅大鳥頭三星堆全部鳥類造型文物中形態最大的一樣。鳥頭通高40.3厘米 ,形象頗富雄渾壯偉之氣勢,是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作為遠古時代圖騰遺存及自然崇拜、神靈崇拜、祖先崇拜之物,鳥與蜀族關係極為密切。幾代蜀王直接以鳥為名。

 


 

 

 

出土文物跪坐人像,已有3000多年歷史。高14.6厘米。其形狀若相撲運動員。

 


 


 

青銅人連同底座高達2.62米 ,基座高0.8米 ,銅像中空,重約180公斤 。銅像五官突出,稜角分明,耳垂上有圓形耳洞。銅人身著三層薄衣,內層長至小腿,後擺開叉,衣服上有精美的花紋。此銅像左右手中心軸不在一條直線上。有的學者認為這樣設計是用來放置和展示象牙或瑞草。

 

青銅立人像出土時從腰部被斷為兩截,背部鍛煉變形,專家推測在入土前就被砸碎,19878由當時中國歷史博物館專家孫振翔、趙家英、傅金凱、王赴朝等人修復。修復後背後缺少一個銅片,後在1993,三星堆文物修復完成後的清理中找到該塊殘片。關於青銅立人的身份,有人認為是巫師,有人認為是帝王,尚無確切說法。

 


 

 

 

黃金面罩出土於1987。其實只是表面貼上金箔的青銅物件。由於金元素的穩定性,出土時依然金光燦燦。

 


 

 

 

整個三星堆只有四個黃金面罩喔!

 


 


 

 

 

二展廳    赫赫諸神   森森群巫——神巫群像

 


   
在基本不具備偶像崇拜傳統的中國上古時代,三星堆出土的一大批青銅人物造像可謂絕世精品,它們既是神靈的象徵,又是人間統治集團的代表。本廳以兩側林立之高大立屏展櫃烘托中心展櫃之形式,構成具有“神道”縱深意味的多層次遞進空間,旨在使青銅偶像群得到更為充分的展現。此廳之“群像”與前廳之“面具”亦可形成彼此呼應,交相映照之勢。

 

 


 

 

 

青銅縱目面具三星堆「六大國寶」之一,寬1.38米 ,高0.645米 ,眼睛呈柱狀向外凸。一雙鵰有紋飾的耳朵向兩側充分展開,造型雄奇,威嚴四儀,為世界上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青銅面具。

 

凸出的眼睛代表了古人對於眼睛的崇拜。

 


 


 

 

 

旅遊夢的足跡--國家地方快速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MLAI111 的頭像
    KMLAI111

    小賴的夢

    KMLA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